洗腎廔管常用於腎臟功能喪失的病患,為了降低身體毒素,要進行血液透析 (俗稱洗腎),或是利用腹膜來排出毒素(又稱腹膜透析),來維護身體運作。
腹膜透析可以在家中,由病患家屬自行操作,而在台灣多數的腎友會在洗腎診所或洗腎室進行血液透析,長期血液透析,必須有個穩定的洗腎管路,本篇文章將帶領大家了解各個洗腎導管的不同之處,以及洗腎廔管保養、維護方法。
一般常見的血液透析導管,有4種洗腎管,分別為自體廔管、人工血管廔管、中期洗腎管和混合廔管,以下為您逐一說明其原理和適用情形。
▲自體廔管手術完成圖(右)
洗腎永久導管目前常見的材質是Gortex graft,另外,有一些有抗凝血效果或是即穿功能型的人工洗腎導管;在臨床使用上,兩者差別並不大。
而中期洗腎管也是以PVC為主要材料,同樣的,也有一些有包覆抗凝血材料,但須自費使用。
中期洗腎管(Cuffed catheter, Hickmann catheter) 建議最好儘快換成人工血管廔管(AVG)或自體廔管(AVF)來降低感染機會。而人工血管廔管(AVG)的保養除了避免洗腎肢(通常是左手)受傷外,洗腎上針、拔針時須要重視消毒。
同時,突發的洗腎血管阻塞,最容易讓人工血管廔管感染或使用年限減短;當然,也要避免過度飲食造成洗腎時要大量脫水,這也常常是反覆洗腎管路阻塞的原因之一。
除了要減少止血帶使用外,平時病患與家屬須要定時檢查洗腎管,可以用摸或是聽的方式,一旦廔管的振顫(聲音)變小,就應該與腎臟科與血管外科醫師聯絡,及時處理。
每日用中性肥皂和水輕柔地清洗廔管周圍的皮膚,並確保徹底沖洗乾淨,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。
洗澡時避免讓廔管直接接觸到水,可以使用防水敷料保護。
經常檢查洗腎廔管周圍的皮膚是否有紅腫、滲液或異常疼痛等感染徵兆。如果出現任何可疑症狀,應立即就醫。
避免在洗腎廔管部位穿緊身衣物或佩戴裝飾物,防止擠壓和摩擦,也不要在裝著洗腎廔管的情況下提重物。
經常檢查洗腎廔管周圍的皮膚是否有紅腫、滲液或異常疼痛等感染徵兆等情況,並按照醫生的建議,定期進行洗腎廔管功能檢查。
維持均衡的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,遵循醫生和營養師的建議,減少對洗腎廔管和透析的負擔。
洗腎廔管保養的相關事項會因每個人的情況而有所差異,建議先與醫生詢問清楚再執行。
很多病患到了洗腎室後,發現洗腎管子停止運輸血液,或是洗腎血管內通通是血塊,無法上針,才由洗腎室通知家屬,再急忙的請家屬帶病患就醫通血管,突如其來的狀況常常搞得大家人仰馬翻,甚至造成洗腎導管損壞至無法修理。
腎臟科醫師及血管外科醫師都會教育家屬及病患,多認識自已的洗腎管路,一有問題,別到了洗腎室再找救兵,而是先聯絡好導管室或是洗腎室,在最佳的時間完成治療後,再接著進行洗腎。
以往血管外科醫師只有在手術室進行廔管手術,或是通廔管(洗腎血管整型術),在手術室有較好的無菌環境,可以應付各種狀況,但使用上較不彈性,無法讓家屬及病患得到滿意的臨床服務。
部立嘉義醫院與嘉義長庚醫院建教合作後,在週五的部立嘉義醫院提供便利的導管室洗腎管路維護,以利嘉義市區及其他雲嘉區病患及時就醫(可線上預約)。
▲部立嘉義醫院導管室
另外在每個月雙週週六,在嘉義長庚醫院一樓洗腎血管檢查室也有提供導管室廔管維護(須排程),其他時間也機動利用兩院的開刀房,進行各項洗腎通路服務。我們用最好的團隊,在最佳的地點,做最好的服務,成為雲嘉南腎友,最佳治療的選擇。
▲嘉義長庚醫院檢查室